在东南亚水产市场中,"湄公鱼"与"巴沙鱼"的名称常让消费者困惑。尽管两者因相似的食用特性被混用,但生物学分类与生态特征揭示了它们截然不同的身份。这场名称之争背后,是两种鱼类在进化路径、生态位与经济价值上的显著差异。
一、分类学:同域不同宗的淡水居民
湄公鱼属于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,是湄公河流域特有的中小型淡水鱼类。其分类地位可追溯至1937年Fowler的命名,2008年中国科学家在澜沧江支流发现的新种标本,证实其分布范围向北扩展至中国境内。该物种具有典型的鲤科特征:头部扁小呈马蹄形,口下位具5对须,体侧布满黑色纵斑,背鳍无硬棘,鳞片细密。
巴沙鱼则属于鲇形目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